查看原文
其他

雍城文苑 || 刘建生:扶贫见闻

刘建生 时光捡漏 2021-07-30

作 者:刘建生

图 片:来自网络

来 源:【时光捡漏】——一个不善于追热点,博眼球,只想静静地讲普通人的柴米油盐的琐碎家常、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、偶尔发发牢骚,转载别人故事的公众号!




扶贫见闻

文  |  刘建生

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、发展生产、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,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,改变穷困面貌。脱贫攻坚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,也直接关系到全国现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切身利益。通过网络、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微信以及现实生活的耳闻目染,我深深感到众多扶贫干部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脱贫攻坚工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,紧紧围绕本地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切实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,千方百计保障和促进扶贫开发战略落到实处,谱写出心系贫困农户、聚力脱贫攻坚的感人篇章。

舍小家顾大家,坚守扶贫第一线

今年由于连阴雨影响,导致我县山区、川原夏收时间过于集中,往年充裕的收割机倒显紧缺。眼看我家麦子全黄,忙假仅剩一天,即使我望眼欲穿,我们小组却还没来一台收割机。我心急如焚,决定不能坐等,应该主动出击。对,我有个学生在县上某单位任职,他姑父不是有台收割机吗?往年他姑父开着收割机来我们村几乎挨家挨户割。我立即拨通了学生的电话。结果他说自己正在会山村扶贫,自己家的夏收还未顾上。他不知道他姑父在哪里割,他可以问一问。不一会儿,电话打来,依然是在远处收割。

我心里猛地触动了一下:俗话说收种为大,在这龙口夺食的节骨眼上,雨又特别多,夏收更需争分夺秒。而学生为了贫困户早日脱贫,把家里的夏收留给年迈的父母,自己蹲守在包抓的贫困户家里,全力以赴帮助贫困户完成脱贫任务。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我为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。再一想,全县、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,还有多少他这样的扶贫干部舍小家、顾大家,忘我地奋战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啊!

抓机遇要自立,早脱贫扬眉吐气

第二天上午,村里张大哥来串门,谝了一会就要走。我劝他喝杯水再走,他却执意要走。

“不了,还要给三头牛割草去哩!都是些张嘴货。”他憨厚地笑着说。

“你不是早就不喂牛了吗?”我疑惑地问。

他说:“我家被评为贫困户,按照扶贫惠农政策,每养一头牛国家奖励3000元。我寻思村里人大多住进了城里,几乎没人养牛,这也为养牛提供了良机。你看,以前家家户户养牛的时候,沟里、坡上的草人们抢着割,割草难,只好用坡地甚至好点的地种苜蓿。现在没人养牛了,沟里的草几乎有一人高,长得十分茂盛,任其枯黄白白浪费掉。我一寻思,既然赶上了扶贫好政策,沟里牧草资源又丰富,就养了三头牛,光国家补贴就要领9000元哩。你说,自古到今哪有这样的好事?”

“你瞅准了路子。”我恭维道。

“唉,谁愿意戴这贫困户的帽子呀?我都觉着丢人。眼看村里人陆陆续续在县城甚至宝鸡买房,还买私家车,我寻思再也不能原地踏步了。扶贫政策这么好,扶贫干部不辞辛苦三天两头到我家来,千方百计帮扶咱,咱要是再不自己拼一拼,日子永远过不到人前头。我就盼望赶紧摘掉贫困户的帽子,以后走路腰杆就挺得直了,说话就硬气了,到那时我也就扬眉吐气了。”他脸泛红光,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。

从他朴实的话里,我感受到他对贫困户这顶帽子感到屈辱,他已经在自觉地自寻差距,下决心自立自强早日脱贫致富。可喜的是他不等不靠,已经脚踏实地将脱贫付诸实践了。我不禁想,以前人们抢着吃低保,争着领国家各种补贴,利益面前似乎越穷越光荣。现在,我感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,他们不甘贫穷,悄然地以贫为耻了。

迟关门方便人,医疗扶贫暖人心

周五下午我要回老家帮父母收晾晒的麦子,周四晚上接到村里张大哥的电话,托我回家时顺便在汉封卫生院给他买种药,因为这种药在村医疗站买不到。我连忙答应,我眼前顿时浮现出他坐在轮椅上忍受病痛折磨的痛苦模样,同情、怜悯顿时涌上心头。

周五一下班,我就急忙驱车往回赶,生怕六点一过卫生院下班,那样的话就失信了。尽管我高档行驶,可到了卫生院门口一看表,六点半。唉,我一看许多门都关着,肯定下班了。我仿佛看到张大哥的失望和无奈。我抱着侥幸的心理在院子里东瞅西看,忽然,我意外发现有个药房门开着,门口还挂着个牌,上面写着“扶贫窗口”。我挑起雪白的门帘进去,只见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正在值班。我说明来意,很快便买到了药。

当我回家后把药给张大哥送去时,他很高兴,不停说着感谢我的话。等我说了卫生院有个扶贫门诊,六点半了还有医生值班时,他恍然大悟,说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,要不是扶贫门诊,今晚上就断药了。他还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个蓝色袋子说:“你看,我因病被评为贫困户,资料都在那个包里,包抓的扶贫干部三天两头来。”

回顾忙假在老家亲身经历的三件扶贫小事,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扶贫干部的敬业尽职,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贫困户的自立自强,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各行各业窗口单位对贫困户大开方便之门。尽管微信里有调侃扶贫的段子,但我想那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亲身体验过扶贫工作的艰辛,没有亲眼目睹扶贫的可喜成果。“均贫富”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朴素的美好愿望。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再让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带动其他人富起来。现在,真正到了带动贫困户一起富起来的时候。

愿全社会聚力扶贫攻坚,在齐奔小康的路上,一个都别落下!

【作者简介】 

刘建生 | 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,凤翔县作家协会理事,会员。作品散见于《陕西青年》、《宝鸡日报》、《凤翔视窗》及新陕网。


【精华推荐】

回老家

被移栽的皂荚树

水桃花

忆起儿时交粮难

蓝天绿水,桃红李白,走进活色生香的春天

吟诵着苏子诗词,漫步在春天的东湖畔

迎接久违的“水桃花”

二月二,忆起儿时爆米花!

想起妈妈做的一碗“玉米糁子”

一碗粘搅团,一缕思乡情

《舌尖上的凤翔》

一纸奖状,翻开庞家务的一段辉煌历史


更多精彩,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


 ·END· 


时光捡漏 ∣您的生活笔记
 公众号ID:xinke19820728 

人生 · 生活 · 活着


感谢您抽出   来阅读此文

更多精彩请点击【阅读原文】哦

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